会展产业升温 将成激发经济活力新引擎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王文博)《经济参考报》5月16日刊发题为《会展产业升温 将成激发经济活力新引擎》的报道。文章称,在刚刚度过的“五一”小长假里,北京世园会园区累计接待游客近32.7万人次,累计销售门票21.4万余张。据测算,整个博览会期间,可以吸引观众1600万人次,日均达到10万人次,单门票收入就可达数亿,对周边的带动作用更是巨大。
不只世园会,一月之内的几场大型国际性会展的举办,使会展经济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有分析认为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又一有力抓手。对此,多位受访业内人士都表示,我国会展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市场规模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但还有诸多潜力可释放,尤其是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等,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5月13日,游客在世园会园区内的德国展园前参观。当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德国国家日”活动在北京世园会园区举行。记者 张晨霖 摄
会展热激发经济活力
就在世园会开幕前夕,249家境外企业,321家境内企业齐聚北京,经过近千轮次洽谈,达成217项合作意向,现场签约56项,签署640多亿美元项目合作协议……4月份在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上,交出了数百亿美元的成绩单。
素有外贸风向标之称的第125届广交会也于日前闭幕,期间累计出口成交1995.24亿元人民币(折合297.3亿美元)。据了解,世界零售250强企业超过100家到会,到会10次以上的采购商超过4.7万人。来自美国、俄罗斯、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工商机构首次组团与会。
目前,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的招展工作也大大超出去年同期的进度,吸引了超过250家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参加,不少展区“一位难求”。
这与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开门红密切相关。首届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览规模达30万平方米。
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统计,首届进口博览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164.6亿美元,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成交43.3亿美元,汽车展区成交119.9亿美元,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成交33.7亿美元,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成交126.8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交57.6亿美元,服务贸易展区成交32.4亿美元。
这一系列大型国际会展的红火举办,不但带来了巨大的成交额和经济收益,让中国积聚了世界目光,也让会展经济走热,并在激发消费潜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等方面大显身手。
“最近会展经济表现得特别火热,创造了一些新的地方消费亮点。”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在举办的北京世园会,带热了以会展为主题的旅游活动。除了北京世园会以外,全国各地也有各种花卉展,对于短期出游来说,这种旅游方式,在时间、线路、经济支出等各方面的安排上都更加合适。同时,世园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场所,让更多游客感受绿色发展的内涵。
赵萍认为,世园会集聚世界园艺于展馆之中,为世界绿色产业交流发展搭建平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为会展经济做出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俊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园艺博览会本身是会展经济的一种形态,对相关产业的带动非常大。包括展览、交易会、博览会、体育运动会、各种节庆活动等在内的会展行业会对地方经济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李俊说,世园会、进口博览会、广交会等大型国际性会展,面向世界,集聚全球资源和目光,会对发展国际旅游、贸易往来以及会展行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未来所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多重潜力待挖掘
“国内会展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展览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推进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会展行业快速成长。
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展览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2017)》显示,2017年我国展览业市场规模继续稳居全球首位,举办的各类展览会共5604场,展览营业收入达872亿元,同比增长12.3%。
对此,受访业内人士都表示,虽然我国会展保持着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但还有诸多潜力可释放,尤其是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等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会展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促进供需双方对接。随着我国国内市场巨大潜力的释放,中国市场已经吸引了世界目光。”储祥银说,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加速构建开放型经济,让世界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世园会、进口博览会以及主场外交活动配套的企业对接大会,都是集中了全国的订单,邀请世界上的供应商来参加这样一个展览会,促进交易。
除了直接促成交易以外,会展活动的举办还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消费。储祥银表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拉动效应,德国认为会展有1:9的产业拉动效应,指的就是会展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传旺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会展业通过产业派生不仅对当地经济拉动具有可观的乘数效应,还缓解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就业问题。同时,会展业有助于主办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除了基础设施以外,城市风貌、服务体系、公共治理等营商环境都将得到改善。而专业性领域的世界性展会通常被作为某一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与晴雨表,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可观。
“像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国际性的世界园艺盛会,还具备巨大的后期利用价值,对促进绿色发展产生持久的效应。”孙传旺说。
另外,从长远来看,会展经济还对相关产业产生拉动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储祥银表示,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可以把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发展要素汇集在一起,促进优势要素的重新组合配置,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简单说,就是通过会展活动招商引资,促进项目落地,带动当地经济的转型,促进所在产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提升。”
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40余年来,会展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从高速增长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行业共识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会展市场主体正在呈现多元化、精细化态势。展览行业资源整合加快,在展览内容上,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一些大型展览逐渐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环保等领域延伸。在展览硬件上,新一代展馆建设升级,展览业与多元产业融合加快。在展览服务上,展览服务商从单一业务模式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品牌服务商转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效能优先的发展方向,努力构建新型管理服务体系,帮助展览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推动我国展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此,孙传旺建议,要积极利用科技创新进一步驱动展览业升级,推动业态模式和管理服务创新。“现代信息技术与会展经济交汇融合正成为趋势,大数据和智能化应用成为展览业创新升级的新动能。”
另外,对于地方如何打好会展这张牌,进一步发挥会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储祥银认为,各地要根据自己城市经济的特点和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结合当地的产业和市场优势,举办符合当地发展的会展活动,促进当地会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相关产业乃至整体经济的提质增效。
孙传旺也提出,并不是说所有城市都应该扎堆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要充分挖掘会展业的潜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其次,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平台,避免拼展滥展,规范参展主体的市场行为;第三,强化会展知识产权的保护,明确信息共享的范围,树立可持续的会展文化,从而促进全国会展经济的转型升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