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会展行业、企业和项目的影响有多大?

新型肺炎疫情对当前中国人民健康、社会生活和各产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以人员流动与集结为主要特征的会展业,首当其冲,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与旅游业一样,成为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当前困难情势之下,需要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客观分析,积极应对,努力化解,化危为机,谋取更长远的发展。

  客观分析疫情对会展的实际影响

  据国际展览业协会联合UFI中国俱乐部调查统计,UFI61家主办会员在2-3月延迟或取消的55场展会净面积总数达2,909,850平方米,27家UFI场馆会员共延迟或取消了158场展会。全国会展业受影响范围可能更为广泛,数据坑能更显惊人,新冠疫情对会展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不断上升的疫情统计数据、世卫组织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裁定、一些国家采取的撤侨封锁举动,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悲观情绪滋生,发展信心受损,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客观上,疫情和世卫组织的裁定也对国际交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近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展商和国际会展参与者将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我国展会的规模、质级和国际化都将受到影响。面对疫情,困难当前,我们需要客观分析疫情对会展的实际影响,克服过分焦虑、悲观情绪,坚定信念,增强信心。

  客观、全面分析疫情对我们会展业的实际影响,笔者认为,新冠疫情对会展行业的影响带有阶段性、结构性特征,并非毁灭性,中国会展业发展仍然前景看好。

  会展行业:阶段性特征明显

  境内展短期、中期、长期影响各不相同,程度不等。近期影响显而易见,有专家测算,今年2、3、4月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境内展览几近3500场,面积5000万平米;中期恢复性增长可以预期,疫情防御取得胜利,四月底世卫组织评估解禁,5月以后,直至年底,中国境内展将会出现反弹,实现恢复性增长,部分弥补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而遭受的损失;长期看,会展业发展的前提是宏观经济、产业和市场总体发展态势,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市场规模和吸引力日渐提升,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载体和经济基础,中国会展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期待。出境展所受的冲击更大,时间延续更长,影响更深远,需要付出的努力更为艰巨。

  会展企业:结构性特征显现


疫情当前,企业身临其境,处在疫情第一线,感受深切。由于疫情肆虐和抗击疫情所采取的各项举措,所有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各类集聚活动遭到禁止,一切会展活动全部停办或推迟举办,会展企业运营陷于停滞,收入减少,甚至停顿,租金、水电、人员工资等费用支出依旧,入不敷出,资金流断线成为业界企业普遍担忧的问题。然而,会展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所受影响、感受又各有差别。组展企业活动改期、规模缩减,压力加大,企业规模较小,会展项目单一,展期安排在第一季度的组展企业尤为明显;场馆租赁企业场馆闲置,运营成本增加,展会档期调整安排压力较大;会展服务企业中,工程搭建等人工密集程度更高企业受影响压力最大。规模较大、业务综合、抗风险能力较强企业受影响程度相对要轻一些。

  会展项目:阶段性、结构性兼存

  会展项目因展会性质、档期安排和所在区域不同而受影响程度不一。一般分析,相对于消费类展会项目,国际化、专业化水平较高的B2B产业类展会因运作周期长,成本投入大而蒙受影响程度更深;档期安排上半年的例行会展项目受影响较大,安排第一季度的项目尤甚;总体看,京上广深等会展活动兴盛的一线会展城市、场馆设施供给相对不够充分和应变能力相对不足的中小城市、疫情更为严重抗击疫情任务更重的城市,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总起看,活动项目安排在下半年,年底节前举办的消费类展会受影响会小一些,场馆设施相对充裕城市疫后恢复补救、挽回损失的潜在余地更大一些。(作者:储祥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