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成果“纸变钱”,还需迈过几道坎

近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科技成果交易额较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提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些高价值专利还没有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依旧处于“沉睡”状态。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商品才能够发挥其最大价值,唤醒书架上沉睡的“知本”让其走向货架,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道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答题。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逐年提升的科研经费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毋庸置疑,高价值的科技成果在书架上“沉睡”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一现象背后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难”问题。一方面是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高价值科研成果难以被发现、被应用;另一方面,一些亟需技术支撑的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评估难、定价难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瓶颈,没有固定的参考评估和定价体系,阻碍“知本”价值的实现。

科研成果转化首先要从科技创新源头上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部分科研工作者片面地认为,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就有了科技成果,重基础研究却忽视了应用研究,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无法为现代化事业服务。还有一些低质量的科技成果单纯是为了评职称、评奖项,这也折射出新时代的科技成果转化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

科技成果转化切忌唱“独角戏”,应供需两端有效发力,为“知本”价值的发挥创造条件。首先,要从供给端激发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让科技工作者充分享受因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知本”红利,激励书架上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货架上的科技产品。同时,主管部门应做好“中间人”的角色,搜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积极搭建供需透明、平等竞争的交易平台,让“知本”明码标价,充分发挥其市场和应用价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长远看,科技创新需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才能产出更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而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才能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产出科技成果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步,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让科技成果“纸变钱”,实现知识创造价值、创新创造财富,才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