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从“黑科技”到“暖科技”:山东智造的民生温度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山东企业带来的“黑科技”产品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产品不仅“智商”高,更懂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用技术创新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让日常起居变得更省心、更健康、更有趣。

这是一场关于科技如何真正服务生活的哲学思考。当科技发展进入深水区,简单的功能堆砌已无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山东企业正在完成从“技术本位”到“需求本位”的思维跃迁。
这种转变背后,蕴含着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理解。
对科技“祛魅”,就要回归需求的本质。福人楼智能戒指的进化史颇具代表性。第一代产品曾执着于监测指标的“大而全”,如今却也聚焦血压这一核心功能,推出针对老年市场的智能戒指“血压款”。这种“做减法”的智慧,折射出山东制造正在摆脱技术崇拜。监测数据从十几个精简到最关键的两三项,反而让产品真正走进了老年用户的日常生活。
这印证了一个真理:科技的价值不在于参数表的长度,而在于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
海尔三筒洗衣机的设计更体现“场景思维”的成熟。传统厂商还在比拼“能洗多少种面料”时,海尔已经洞察到现代家庭真正的痛点:不是洗不干净,而是不敢混洗。这种从“洗涤能力”到“洗涤信任”的需求升级,正是新质生产力最生动的注脚。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分区洗衣机市场近两年增速持续超25%,这印证了精准场景化创新的市场潜力。
硬件只是入口,服务才是核心。英派斯滑雪模拟机其搭载的AI教练系统,通过百余个动作捕捉点构建的数字化模型,本质上是在重构运动教育产业链。这种“产品即服务”的模式,打破了健身器材行业长期以来的“一锤子买卖”困局。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品形成的“隐性知识”。
海尔洗衣机通过百万家庭洗涤数据训练的AI算法,已能自动识别衣物材质并匹配程序;福人楼的健康预警系统基于山东地区特有的饮食结构数据建模。这些看不见的“数据护城河”,正在成为“山东智造”最核心的竞争力。
山东企业的实践揭示了一个趋势:科技正在从“改变生活”转向“理解生活”。这种“科技隐身化”现象,标志着人机关系进入新阶段——技术不再需要彰显存在感,而是像空气一样自然融入生活场景。
消博会上的山东智造,实则是观察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绝佳样本。当科技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俯身解决“洗衣焦虑”“养老焦虑”这些最朴素的烦恼时,新质生产力才真正完成了从实验室到百姓家的价值闭环。
这种转变背后,是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对“以人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也为全国提供了“如何让科技有温度”的山东方案。